查看: 13010|回复: 43

转:(葱岭行记)我的帕米尔,我的塔吉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1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3 17:26 编辑

  这是一个真实的在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我”,是楼主的一个朋友,曾经在成都麦田、南京麦田过,是个积极热情阳光的小伙子。论坛id:arkboy,又名石当当。

敬请各位细细看,希望得到大家的些许帮助。

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历史课本上,介绍汉朝疆域时,有提到“西至葱岭”,帕米尔高原横跨多个国家,地处中亚和南亚的十字交叉口。历史上,元朝和清朝的时候整个帕米尔高原都是受中国管辖的,清末受到列强侵略,现在只有部分在中国境内,而这部分的帕米尔高原就是中国的塔吉克族生活的地方。


dd-ps.jpg



他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562235210
他的新浪微博:方舟-斯泰恩 http://weibo.com/2562235210

转载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1 18:28 编辑

   (完成于/2013-06-09 12:28:03)


   我叫叶方舟,现年25岁。我现在身处帕米尔高原深处,给塔吉克族孩子当老师。

我要讲的,是一段既短又长的故事,一段有关我和帕米尔、和塔吉克人之间的故事。


1.jpg

我和我的塔吉克学生们


我的家乡在富饶温润的江淮平原,自幼在爷爷奶奶的村子里长大,在乡村的生活使我深深熟识那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氛围,也使我从小拥有一个真正的童年,一个在自然山川之中随心畅想的童年。


因为从小和土地的亲近,所以上学之后我一直最喜欢学地理,那一幅幅别人看起来花花绿绿的地图在我眼中都是有生命的,因为看到它们,我的眼里就会浮现出山川、湖泊、花草树木……也是由于对地理知识的大量搜集和掌握,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一个唯一的欧罗巴人种(俗称白种人),那就是地处西域边陲,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从那时起,塔吉克和帕米尔这两个语词已经悄然印在了我心里,只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两个词语在我的生命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知它们将会给我的人生带来什么。


再后来,因为阴差阳错的高考志愿,我被调剂来到新疆读大学,以前只在电视和照片上见过的富有异域风情的新疆民族生活和那粗犷多变的中亚风光一下子铺开在我面前,壮阔的自然重又激起我内心里那种探险者的美感。


终于,2006年6月我利用暑假的时间独自背包深入广袤的南疆,来到维吾尔族历史和文化的中心——喀什,并且因为偶然的机会从喀什搭车沿着中巴公路一路南下来到帕米尔高原上边境小城塔什库尔干。帕米尔上的两天时光里,塔吉克人的真诚和帕米尔高原的厚重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从那时起,再次回到这片高原的念头便一直隐约在我心间萦绕。


一晃人生中的七年弹指而过,这期间我经历了北漂一年,还有在德国柏林游学的三年时光,之后又在公益组织“北京绿十字”扎根基层做了几年的农村发展工作。2012年是人生中最晃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因为各种因由我去到了中国南南北北的十几个省份,停留过的城市多达几十座,在这一年的夏天我还去雷励中国远征做了两个月领队,重又体验了一回远离已久的乡野生活。时针指到2013年,我心中的一股声音越来越强烈,一种似乎立即就要爆发的力量不断把我往上推升。


我知道,是时候回到帕米尔了。


2013年2月19日,我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辞别亲友,怀揣五张火车票(春节期间直达车票一票难求,无奈我只好转车转车再转车,其中还包括一张十小时的站票),经过西安、兰州、嘉峪关、吐鲁番,一路转车来到喀什,在喀什短暂休整一天之后,2月23日我搭乘班车来到路途的终点——塔什库尔干。


2.jpg

3-.jpg


上:我在喀什边防大队办理的边境通行证(塔什库尔干县属于边境地区,进入这里必须办理《边境通行证》)

下:我的五张火车票

在塔什库尔干县城停留一天后,我决定放下一切,只循着心中的那个声音,朝向帕米尔这座苍茫高原的深处进发,没有计划、没有所谓的户外徒步路线,只是想走、走、走,往塔吉克人世代孤守的天地里走,往仓原和荒野的最深处走,越深入越好!于是凭着来时打印的一张极简单的塔什库尔干县地图,我背起行囊,带着三块馕饼和一小瓶红星二锅头(这么多年二锅头一直是我的最爱),独自迈向昆仑山深处。


4.jpg

喀什维吾尔老城


5.jpg


喀什老城,巷子里主动要求我给她照相的维吾尔族小姑娘


6.jpg


塔什库尔干县的北大门,茫茫昆仑山的西端起点:海拔均超过7500米的三座冰峰——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


7.jpg

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雄鹰”雕塑


8.jpg

我出发时身上带的三块馕


我在清晨从县城出发,沿着来时的314国道往北行走,沿着塔什库尔干河历经亿万年在高原中冲刷出的宽大谷地,伴着路旁的胡杨和远处的雪山前进。行至中午,到了提孜那甫乡境内,路旁一对塔吉克父子见我行囊沉重,硬拉我进屋歇息片刻,我拗不过他们就进了屋,父子两人一阵端茶倒水,用简单的汉语向我表达着问候。喝过奶茶之后,我拿出包里的拍立得相机给这个叫买买提夏非的孩子拍了一张照片送给他,算是以此作为感谢。这是我的Fuji-mini25拍立得相机所拍的第一张照片。小孩子果然很喜欢这“立即就吐出来”的照片,于是我又忙不迭地给他的弟弟妹妹也拍了照片,带着腼腆的笑容,他们一家人成了我结交的第一家塔吉克朋友。


9.jpg

途中遇见在河边饮水的牦牛


10.jpg

雪山、河谷、314国道、我的行囊


11.jpg

12.jpg

胡杨,细碎的黄土地,塔吉克人的村落


13.jpg


买买提夏非和我拍的第一张拍立得照片


告别了买买提夏非一家人,从提孜那甫乡再往前几公里,就到了通往班迪尔乡的岔路口,从这里我离开314国道,走上通往班迪尔乡的乡道。离开塔什库尔干河谷,朝着昆仑山脉的方向进发。从314国道下来一直到班迪尔乡的十几公里道路水库上的半山腰崎岖盘旋,一路上绝少人烟,一直到了班迪尔乡政府附近才开始有村落和零落的房屋。到了傍晚时分,我正盘算着要在何处露营时,一位路过的塔吉克司机好心的搭上了我,原来他是要前往班迪尔前面25公里处的瓦恰乡,我开心的把背包扔上了车,然后看到皮卡车后的车斗里拴着一头山羊,看来司机是给村民送种羊去了。司机不大会汉语,大概他看我文绉绉像个文化人的样子,以为我是老师,就把我直接送到了瓦恰乡小学。


14.jpg

通往班迪尔乡的岔路口


15.jpg


方形的建筑是塔吉克人的房子,圆顶的建筑是大户人家的墓室,塔吉克人的一切建筑都由石头和泥土砌筑而成


16.jpg


空寂无人的山谷


17.jpg

18.jpg


荒凉的山,蜿蜒的乡道


时值寒假,学校里没有学生,冷清的校园里只有三个女老师和一个男性副校长(都是塔吉克族)在这里值班,他们不带任何戒心的接待了我,几个女老师见我一副疲累的样子,就做了羊肉炒面片端给我吃。在三位落落大方的女老师面前,我这个男同胞反而倒显得拘谨害羞。她们的热情款待让我无以为报,于是我拿出拍立得给她们拍了照片作为留念。晚上和副校长睡在一个寝室,他生起了旺旺的炉火,这晚我睡了个暖和又踏实的觉。

第二天星期一,开学第一天,一些家住的近的孩子早早来了学校,冷清的校园里立即多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见到我这个白白净净的汉族人都感到有些好奇,纷纷围上来对我挤眉弄眼,我索性和他们一起玩起来,还去宿舍拿了拍立得相机给他们拍照。孩子们一下子像是发现宝贝似得,把我里三层外三层围起来,一个个争着要看我的镜头。


19.jpg


我用拍立得给三位塔吉克女教师拍的合影


20.jpg

瓦恰小学后面的小路通向远处雪山脚下


21.jpg


老师们的宿舍,窗外面对着雪山


一群塔吉克孩子在学校简陋的操场上嬉戏玩耍,他们单纯的快乐着,越过教室的屋顶我看到远处皑皑的白色雪山。伫立无语的雪山、白杨树下的陋室、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单纯快乐的塔吉克孩子……这一副图景突然间就给了我内心的触动。我想要长久的留在这里,和塔吉克人一起,和这些在天地中自然生长的孩子们在一起,和帕米尔在一起。


22.jpg

两个胆大的男孩最先得到了我的拍立得照片


23.jpg


亘古沉静的雪山、简陋的教室,在天与地之间单纯快乐的孩子


24.jpg

教室里好奇的围观我的拍立得相机的孩子们


当然,通电且交通相对便利的瓦恰乡对于我来说是过于“舒适”了,我还要继续往高原深处走,我要去达坂另一边的那个世界——马尔洋。


25.jpg

告别的时候到了,我要背起行囊继续往山的那边前行

26.jpg

再看一眼给我带来触动的瓦恰小学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1 18:28 编辑

(完成/2013-06-09 15:59:43)  

225日,冬天里一个晴朗的日子,在瓦恰村子里晃荡了半天之后,马儿洋小学的校长依马木夏驾着一辆借来的皮卡车翩翩而来,这是他和学校的职工一起在开学前运送学校物资进山,在瓦恰小学门口他们看到了背着大包的我,于是搭上我一起前行。就这样,我要进入中国境内的帕米尔高原腹地了,山的山的山那边等待着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后来我逐渐知道:

  马儿洋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十余个乡镇中交通最不便利、基础设施最差的一个乡。全乡仅有一条简易道路(搓板路)通往外界,距县城150公里车程且全部是山路,中途要翻越一大一小两座达坂(马儿洋达坂海拔4500米,瓦恰达坂海拔3500米左右),达坂上常年积雪且风急路陡,达坂的阻隔使得马尔洋乡就像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世界。

  马尔洋乡地处帕米尔高原深处,全乡面积7700平方公里(比上海市的总面积还大),总人口却只有2000人,这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由于前几年的农村撤点并校,乡里只剩下乡小学一所学校,现有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共四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80余人(其中大部分住校)。这些孩子就是大山里这片广袤土地的全部未来与希望,儿这所小学校则是山里孩子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接受系统教育,学习文化知识的唯一场所。

   马尔洋乡迄今不通电、电话、网络。因为达坂的阻隔,这里连商业都极少,只有几家小商店卖点糖果烟酒,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在这里都无法买到。

   在学校待了十几年的会计格星告诉我,由于困难的交通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险恶的自然环境,所以极少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县教育局三番五次分配老师来此,但大部分被以各种理由回绝,有的老师甚至宁愿放弃公办教师编制也不愿来马尔洋工作。即使有老师接受分配来此,大都也只待一两个学期就纷纷离去。学校长期处于教师短缺、教学秩序无法正常维持的局面,有时甚至出现四个年级只有两名老师教学的情况。

  第一次和学校里的人一起翻越马尔洋达坂时,我坐在后排座椅的中间,被格星和老书记排孜拉夹在中间,校长依马木夏开着皮卡在盘山路上小心翼翼的爬行,在达坂上我们的车总共熄火了3次。

  缓慢爬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的汽车终于驶到了达坂最顶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停下车休息片刻,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老书记排孜拉五十多岁,他坐在我的左边,用不标准的汉语问我:你有枪吗?说话间还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比划出枪的样子。我愣了片刻,不知道他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听他大笑几声,说:有枪的话,在达坂上可以打星星了。原来他是怕我在这么高的海拔上紧张,故意幽我一默调解下气氛。在我看来,这个比喻既简单又充满真实的诗意,使我喜欢上这种不带形容词和副词的言语方式。

    27.jpg

   四周冰峰环绕的马尔洋达坂

    28.jpg

   车子到了达坂最上面,大家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停车休息片刻,我的大背包被捆在车斗左上角

    29.jpg

    老教师排孜拉一辈子不知道翻了这达坂多少次,却从来没在此留过影,他主动示意我给他拍张照,他简单却有诗意的比喻让我终身难忘

   虽然语言上还是有很多障碍(学校里的工作人员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也会点汉语,但是汉语说得很不流利),但是我还是能时时感受到大家对我发自内心的热忱。学校里的人对我都很好,即使互相之间言语不多,还是尽可能的照顾着我。

   校长依马木夏告诉我,这片山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汉族老师,就连塔吉克族老师也常常感慨这里的偏远荒凉而想调出去,汉族老师就更不可能来这里工作了。只是有一次这里来过几名怀着好奇心的大学生志愿者,打着支教的旗号,但他们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和环境,只待了几天,新鲜感一过就走人了。

   学校从三年前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开始推行汉语言教学,但一直都很缺乏老师,在去年秋天的那个学期甚至四个年级只有两名老师授课,很多时候是两个年级在上课而另外两个年级在无所事事的玩。没有老师,学生们在学校里就只能混日子,学不到东西。

   这一切,还有学校里孩子的单纯可爱,都使我下定决心要在这里长久的留下来给这些孩子当老师。我要守护着他们,用爱与知识浇灌他们的心灵。

    30.jpg

   会计格星是个直性子,身上充满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和校长依马木夏一起给我讲帕米尔上各种真实的故事,也最终促使我决定在这里长久留下来。

   开学前的几天,我和学校员工一起忙着新学期的准备工作。个别家住的远的学生已经来到学校,他们见到我这个前所未有的汉族老师都感到欣喜又好奇,我用拍立得相机给他们一一拍了照片,虽然他们几乎不懂汉语,但我很快还是和他们玩成了一片。

  闲暇时间里我常去住在学校门口的保安都乐昆家里玩,都乐昆身材高大,有一对女儿和一个小儿子。他的儿子白合木拉提是我在这村子里结交的第一个忘年交朋友,我来村里的第一天正看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学校操场里玩足球,于是作为多年足球爱好者的我就上去跟他切磋了一番球技,还互射点球来比赛。然后我去他家里做客,用拍立得给他们姐弟三人分别拍了照片。

    31.jpg

   白合木拉提和他的两个姐姐,在他们父亲的教育之下他们是村里汉语讲得最好的孩子,甚至和我玩起了猜字谜游戏

  都乐昆很健谈,由于在学校多年担任保安并且会开车,他算得上是这山里见过世面的人之一。他接触过的汉族人大概不少,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毕竟也是在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历史上进出这里的汉族官兵也有不少。他告诉我,汉族人成群结队的带着各种任务进入这片山谷,或者为政府和部队工作,或者是来开矿和搞工程,从来没见过我这样一种方式来此的汉族人。他还说:我们塔吉克人世代生活在这片高原里,我们知道自己人很少,自知是小民族,所以就在中国的这一角老实的与世无争,我们和汉族人的关系一直都挺好。

  有一次都乐昆和我说,这里太落后了,塔吉克人至少比汉族人的社会落后一百年,你们汉族人那么多,占中国的90%多,整个国家都是你们的。我的心里突然有些隐隐的东西跳出来,于是就脱口而出:中国不是汉族人的,中国是我们大家的。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因为上大学的缘故,我在新疆生活多年。这使得我不仅熟悉新疆的生活和环境,更是对这里微妙的民族间关系和民族间交往的氛围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和体验。民族间的交往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因为语言的隔阂和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各民族之间难免会出现些相互不理解的地方。我想新疆的一些民族间问题并不能一而概之的归结为恐怖主义,我们是该不断地以暴制暴、以强权和高压去压制,还是应该以德报怨,真正的拿出心底的真诚和爱心,去彼此坦诚相待呢?

   我想,唯有拿出真心去彼此相爱,才能真正长久的解决民族之间的问题,消除彼此间的各种误会和摩擦。

    32.jpg


  白合木拉提和他的姐姐阿孜尔姑丽告诉我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分别是家里的大狗和奶牛,于是我分别给他们拍了合影照

    33.jpg



《追梦赤子心》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

也许我手比较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

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

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

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失败后郁郁寡欢

那是懦夫的表现

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

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们要更加勇敢

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协直到变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3 17:27 编辑

我和学生们

(完成于/2013-06-10 11:01:50)

   在学校待了大半个星期,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3月3日,住校的学生们提前来到学校,校长和学校工作人员让学生们排好队给他们分发新学期校服和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在校长依马木夏的要求下我给学生们拍了几张集体照,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眉目清秀、表情里带着一点忧伤,头戴一顶塔吉克大花帽的小姑娘。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玛依克,而且正是我即将要教的学生。

    h1.jpg

   眉目清秀又腼腆的玛依克

    h2.jpg

   孩子们排排站,等着领取校服和学习用品

    h3.jpg

   一袭红装的古拉依木是学校里唯一的女老师,教学前班,因为刚结婚,按照塔吉克族传统她在这一年里都将穿着鲜艳的服装并且头戴银饰

    h4.jpg

   合亚力江和我年纪相仿,是学校二年级老师,他和古拉依木几年前被分配到这里,从此在这里扎根,两人在这个冬天喜结连理,算是平静的学校里一件不小的事情。

    h5.jpg

   校长依马木夏身材高大,性格豪爽,出身于本地的他深得村民们敬重

    h6.jpg

   学校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坐落在马尔洋河冲积出的一片小谷地,峡谷宽度不超过300米,一抬眼就是山石

   3月4日星期一,新学期开始。我被校长依马木夏分配给一年级和三年级做语文老师,同时担任一年级班主任。

   开学的头一个星期里,我几乎给学校里的所有孩子每人拍了一张拍立得照片,我来时带的十盒共计100张相纸已经所剩无几。这项活动产生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虽然学生们汉语基础极差,但都开始喜欢上我这个汉族老师。在他们眼里,我这个汉族老师浑身上下充满了宝贝,经常能变戏法似的拿出他们没见过的小玩意儿。

    h7.jpg

   我的“大法宝”——富士Mini25拍立得相机、用完的空相纸盒、我给学生先比拍的照片。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售价仅仅700元的拍立得相机的能力和价值完爆故弄玄虚的摄影发烧友手中十几万的专业单反,孩子们的快乐感是即时的,这种立即就能“吐”照片出来的小相机直接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我在学生眼中成为一个“有宝贝”的汉族老师。

   当然,我不仅是课下有宝贝,课堂上我也是宝贝多多:

    h8.jpg

   我的课堂三件宝:转笔刀、哨子、红笔。其中转笔刀和红笔都是几年前在德国时买的,质量经久耐用,一直用到了现在。哨子是我在雷励远征做领队时发的户外求生哨,哨音清脆响亮。

   三样法宝可以说是各显神通,缺一不可。转笔刀是我用来给学生削铅笔用的,因为学生们都没转笔刀,拿着小刀削铅笔又太慢,于是我就本着服务学生的精神替他们削铅笔,这样也能帮他们节省不少上课时间;哨子的用途更是广泛,因为学校不通电无法使用电铃,上课和下课时都是由老师吹哨子作为指示,小孩子们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课堂上难免有玩耍的时候,这时我就吹几下哨子把他们拉回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上来;红笔是用来给学生批改课堂作业用的,每次我给孩子们写100分时他们都高兴的手舞足蹈。

   几样东西本来是作为我的个人用品准备到了野外时用的,没想到歪打正着全都在学校里派上了大用场。

    h9.jpg

   卡布力和他的弟弟,卡布力是个长着淡蓝色眼睛的调皮小男孩,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因为上课时打架被我送去了校长办公室,不过他的脑子转得特别快学汉语学得也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我越来越熟,也特别喜欢和我玩。

    h10.jpg

   虎头虎脑的白合提亚尔平时总是很少讲话,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性格内向,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凡事很有自己的主见,内心的小想法也很多,不爱讲话大概是因为“不屑”和其他孩子分享想法吧。他这“闷骚”的性格还真是挺像我,哈哈

-----------------------------------------------------------------------------------------------------------------------------

   

    h11.jpg

   我的学生:夏仙米克、斯丽克、古丽玛丽,三个长得特标志的小姑娘,就像她们的名字一样美丽

   来之前对这里的教学情况一无所知,也不知会面对什么样的孩子。对于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进行汉语言教学的意义,我也存有一些疑问。来到这里后,日复一日的身处塔吉克人之中,和塔吉克人切实的生活在一起,从生活的点滴之间我开始明白知识对于这些孩子的意义。中国境内的塔吉克人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要想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的话就必须借助一门第二语言来作为工具,之前的几十年山里进行的都是维吾尔语和塔吉克语双语教学,塔吉克人学习维吾尔语作为他们的书面语。但是经过中国几十年现代化的进程,整个国家已经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当下学习维吾尔语的实用意义已经很小,而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接触现代文明和科技知识,汉语是最便捷和不可或缺的工具。虽然马尔洋乡地处深山之中,但汉语言学习对这里的人们来说也愈发重要,因为这能使这里的孩子们长大后更好的了解外界,更好的与外界沟通,同时能运用现代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以知识为武器,他们能更好的守护这里的山川自然,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传统。

    h12.jpg

   一年级我的班里共有15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因为家离学校太远而住校

   3月10日,传说中的“借调老师”终于来了——从县中学借调过来一个学期的巴亚克老师。老师数从三个变成了四个,这样学校里总算是每个年级都有一个老师了。巴亚克老师三十多岁,在县中学教了十几年生物,有两个年级尚小的孩子,因为富有爱心,他得知马尔洋小学急缺老师的情况后主动要求借调过来一个学期。他被分配和我住在一间宿舍,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和我将成为极好的工作搭档。

   

    h13.jpg

   巴亚克来了,学校里终于每个年级都有了老师

   虽然跟县小学每个班5、6名老师的条件无法比较,但至少现在学校里每个班都有老师管了,对此大家已经感到很满足。我们不敢奢望过多。四位老师每天都是从早上课到晚,上午四节课下午七节课,一个星期下来要教授35个课时,这大大超过了公办教师平均的工作负荷(普通公办老师一周最多19个课时)。但没有一个老师因此而抱怨什么,因为我们都明白,学生们有老师看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室里只有学生而没有老师,那学生们来上学的意义就基本上没有了,老师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基础条件。

    四位老师都被逼成了“全能教师”,因为每个年级只有一位老师,所以我们既担任班主任,要充当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者,又要同时担任班里的语文、数学、体育、美术老师——只要是有条件在这里开展的课程,老师们都尽量的兼顾。

    h14.jpg

   合亚力江、古拉义木、叶方舟、巴亚克——学校里终于每个年级都有了一位老师,这是很多年没有过的场面,对此大家已经感到很满足

   3月份的帕米尔高原仍然是寒冬之中,但学校里有了孩子就有了欢声笑语,让人感觉到一种暖意。

h15.jpg

   三月仍是隆冬时节,一场大雪过后校园里一片雪白

    h16.jpg

   我的三年级学生:阿菲亚特和库尔班那洪。因为学生们个头高矮不一,发到的校服常常是不合身的,上衣穿起来像风衣似的

    h17.jpg

   第一次看到三年级女孩夏仙米克的名字时,顿时觉得这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人如其名,夏仙米克笑起来就像夏天的花朵一样灿烂

    h18.jpg

   古丽扎尔爱搞怪,古丽扎尔汗特别乖巧,库尔班那洪聪明又调皮,阿尔孜汉是个恬静的姑娘——这四个学生是走读生,家离学校不太远,他们的家里我都去过,并且和他们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喝茶、吃饭

-----------------------------------------------------------------------------------------------------------------------------

   高原里的生活有一种粗犷的真实感。作为一名“汉促马琳姆”,在教学的方法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对待孩子的耐心与包容心。课堂之外我总是和学生待在一起,孩子们年龄还小,但是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而不得不住校,有时一些孩子会想家到泪流满面,我也不知该跟他们说些什么,只好陪着他们尽力逗乐他们。上课之外的周末和节假日,我总是会沿着山谷往上游或者下游走,遇到学生的话就去他们的家里看看,和塔吉克人吃住在一起,真正的从内部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和家庭氛围,因为唯有如此,我才能用更符合他们的生活的方式去因材施教的教授他们知识。我陪着孩子们一起在田野、草滩、河边玩耍,一起看他们家的牛、羊、骆驼,在这种相濡以沫的陪伴中也能给他们进行些实时“语言教学”。

    h19.jpg

   一年级女孩莎布都莱提五官标致,长得就像洋娃娃。有一次我沿着河谷走了三十多公里,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正在考虑是不是要返回学校去,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流对岸一座土房子,房子旁边一个红色的小身影闪来闪去,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这肯定是个小孩,而且可能是我的学生!于是我朝对岸振臂高呼,房主人带着孩子过来接了我,我一看,正是我的学生莎布都莱提!于是我在她家里留宿了一晚上,一家人特别热情的款待了我。

    h20.jpg

   我的“现场教学”经典案例之一:3月中旬的一天,课间休息时忽然从山谷另一边飞过来两只苍鹰,它们在学校上空来回盘旋,距离我们的头顶不到二十米。啊,帕米尔雄鹰!我不禁发出感叹。然后我借机指着雄鹰一遍遍向学生们重复“鹰、鹰、鹰”,回到教室之后我又板书了“鹰”字并教他们认读。

   一个学期下来,我几乎走遍了学校周边方圆百里内的大小山谷,鞋子也磨破了两双,陪着我走南闯北的登山鞋我舍不得扔,就拿到县城修鞋铺去补了又补。我在山里行走时,有时遇到一些十几岁的大孩子,他们没有读书了,整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因为没有文化也去不了其他地方,所以就变得有些游手好闲,给我带来很不好的感觉。并且这些孩子从小没有真正接触过汉族人,长大后就难免对汉族有着种种的曲解甚至抵触。

   我知道,只有付出持续的关爱,才能克服语言上的隔阂,使自己这个汉族老师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接受。而如果他们喜欢我这个汉族老师,那就自然会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汉语和其他文化知识。小孩子总是敏感的,如果你真的付出真心去爱他们,他们能够感受得到。

   我想,我从小这样的带这群孩子,和那些从小没有真正接触汉族人的孩子相比,他们长大后也许能对汉族人有更全面更温和的认识,也能够以更坦然平和的态度去和其他民族共处,共同和睦地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下。

    h21.jpg

    h22.jpg

    h23.jpg

    h24.jpg

    h25.jpg

    h26.jpg

    h27.jpg

    h28.jpg


   我的一年级学生们,我爱他们每一个人

   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民族,但是为什么我们要互相争斗和倾轧?如果互相拿出内心的真诚去彼此相爱,我们就能够真的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蓝天白云,我们世世代代本就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1 18:29 编辑

汉促马琳姆两三事


(完成于/2013-06-10 06:54:28)


  刚开始教塔吉克学生时,由于学生们对我还不太熟悉,见到我时总是说汉促马琳姆,这大概是我学会的第一个塔吉克词语,汉促马琳姆就是汉族老师的意思。当然,一开始我并不是很乐意接受这个称呼,因为老师也是有自己的名字的,我的名字并不是叫汉族。但时间久了也就逐渐默认了这种叫法,因为让几乎没有汉语基础的塔吉克孩子叫出我的名字还是有些难度,而且不管怎样我确实是汉族人嘛,还是这里从来从来就没有过的汉促马琳姆


   作为一个外族人给小学生当老师,虽然乐趣有不少,但困难也肯定是有的。首先是语言障碍:由于这里的孩子几乎是汉语零基础,所以作为不会塔吉克语的汉族老师给他们授课有很大的沟通上的难度。好在人类的沟通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仅仅是语言这一种。很多时候我总是语言配合着表情和动作,这样也基本能让学生们明白我的意思。一开始学生们连基本的课堂教学用语都听不懂,我就像复读机一样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反复说,在说的同时配合着相应的动作。时间久了,学生们能够听懂的话越来越多,能说的汉语也随之增多。这样教学也就越来越顺利了。

  学校的条件十分有限,没有电,用不了多媒体教学,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教具也很缺乏。我就留心观察学校以及学校周边现有的东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帮助教学。有一次我教学生们这个字,我用动作比划了半天学生们也无法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情急之下我跑出教室,去学校食堂捡了块羊骨头过来,然后给学生们一看,他们就立即明白了;教石头这个词时,我就去学校操场抓来一把石头,现场拿给学生们看;教汽车、飞机、船时,当然没办法拿个汽车或者飞机到教室里了,于是我就采用画画的方式,把汽车、飞机、船的简笔画分别画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们也能很快的理解。如此等等,用这些形象生动的、易于被小孩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掌握的汉语词汇越来越多,也渐渐能够说一些完整的句子了。

h29.jpg

汽车、飞机、船

h30.jpg

电视足球我也是配合着简笔画教学

    还有就是所有小学教师都会面临的普遍难题——孩子的易变性。关于这一点是不分民族和地区的,全世界的小孩子都是时而听话时而淘气,让人捉摸不定。而作为一个语言沟通上尚存有障碍的外族老师,有时更是会出现和学生互相难以理解的情况。

  有一次学生们又误解了我的意思,使我感到一阵委屈,就诉苦似的跟同宿舍的巴亚克老师聊起来。巴亚克老师的一番话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当老师都是这样。这里的这些小孩子,有时你看他们,觉得他们真可爱,有时觉得他们挺可怜,有时候又觉得他们真烦人。但不管怎样他们都需要有人来教,没文化没知识他们将来什么也干不了,没有前途。那一晚,伴着巴亚克老师的话我想了很久,我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要怀着以德报怨的态度去对待我的学生,即使遭受误解也要回以宽容和忍耐。

h31.jpg

活泼的达再古丽是班上学的最快的学生之一,她被我任命为学习委员




卡布力和巧克力的故事


  每个月我会和学校里的老师一起搭车进趟县城,洗洗澡、买买生活用品。3月底我从县城里带了两大块巧克力回来,分别拿给我一年级和三年级班里的学生们吃。我用小刀小心翼翼的把巧克力切成十几份,一一分给班里的学生。胆大的孩子拿起来就填进嘴里,有的孩子因为在山里从来没吃过这黑黑的玩意儿,所以拿在手里半天不敢吃。我见状哈哈一笑,然后拿起手里还剩下的一点巧克力放进嘴里,告诉他们这个东西是无害的,可以放心吃。

  一年级的班里有一个特可爱的男孩名叫卡布力,在我给他们分发巧克力时,我看到卡布力调皮的样子,心里默念着他的名字,突然间心生一计,于是很快的即兴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并写在黑板上教给全班同学。

   当天的板书:

卡布力来上学,

吃了一块巧克力。

卡布力,巧克力,

好好学习要努力。


  这首他们人生中所接触的第一首打油诗收到了奇效,孩子们很快在彼此间传唱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也牢牢记住了巧克力等词语,并且增强了学习汉语的兴趣。从此我这个嬉皮老师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种方式,在教学间隙我经常突然冒出来一些想法,即兴创作各种顺口溜和打油诗,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们更生动的进行汉语学习,并且以此弥补课本教学的不足(他们使用的是全国同一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其实给母语是汉语的汉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并不适合他们这些把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

h32.jpg

h33.jpg

h34.jpg

  我的另一次极其成功的打油诗教学6月初的一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夹心饼干,在分发饼干的当头我即兴创作了打油诗一首,这次又让学生们学会了好几个生字词。

14瓣苹果的故事

   每次出山,除了购买生活用品外,我还会买一点水果带回去。带回去的水果我自己吃的总是很少,绝大部分都分给了学生吃。在深山里的小孩们都吃不到水果,每次我在学校看见他们眼巴巴的样子都忍不住把水果分给他们吃。

   3月底的一次,上课时正好学到《花园果园》这篇短文,我就去宿舍拿了苹果来,当堂用刀子切了分给他们吃,借此机会我也现场教会了他们苹果这个词,我问他们苹果在塔吉克语里怎么说,孩子们都摇头表示困惑。原来是他们在山里从来没吃过也没见过苹果,所以自然也不会这个词语。后来我把所有的苹果都拿去一一分给其他班的学生吃,根据在场的学生人数,有时我的一个苹果切成10瓣,有时切成12瓣,最多的一次一个苹果分成了14瓣。

"李小龙老师"的故事

   山里的生活简单直白,塔吉克人除了种地就是牧羊,生活中没有什么娱乐,学生们家中唯一的家电就是电视了,政府给每家每户配发了太阳能电板和卫星接收器,使得他们能通过电视接收点外面世界的信息。学生们的父母一代基本上都不懂汉语,他们能听懂些维吾尔语,所以虽然安装了卫星电视,他们翻来覆去也只是观看新疆本地的两三个维吾尔语频道。因为维吾尔电视台时常会放一些和李小龙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所以这位逝世了几十年的传奇功夫明星在这片遥远的山谷里很快变得无人不知。小孩子们更是常常高呼着李小龙的名字,模仿他的动作。

  这里的孩子不知道刘德华更不知道周杰伦,李小龙大概是他们唯一知道并且极其崇拜的汉族明星。因为兼任体育老师,我时常会给搞怪式的教他们一些功夫动作。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教他们简单的拳击动作(以前在德国时我练过业余拳击,算是个不入流拳手哈哈),我一拳打破了一块木板,令学生们大吃一惊,从此便经常有男孩子跑过来要我教他们一些拳脚动作,还有学生指着我说你是李小龙,李小龙老师。

  后来有一天我脑袋一拍,既然他们这么喜欢李小龙,我干脆教他们这几个字吧,于是当即板书了大大的李小龙三个字,这果然让学生们兴致高涨,个个有模有样的在作业本上写起了这几个字。教了一个名字还不过瘾,我又接着教给他们琳达(李小龙女友)和叶问(李小龙师傅)这两个名字。

  再后来,随着我不断进行的家访,陪学生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次数越来越多,我逐渐了解到他们都喜欢在电视上看些什么,然后回去之后就把相应的东西教给学生们。这样下来,通过电视教学我教给他们的词语还有:阿比德尔芒果汁(一种新疆本地产饮料,其广告因为生动有趣深得孩子喜爱),卓别林(新疆电视台经常放卓别林的默片),阿娜尔汗、库尔班、奥斯曼伯克(最近热播的新疆电视剧《阿娜尔罕》的三大主角),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新疆电视台有翻译过来的维语版《喜羊羊》,孩子们经常看)……

h35.jpg

孩子们经常带着好奇的目光围观我这个身上有宝的汉族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涡轮 于 2013-6-11 18:29 编辑

   (完成/2013-06-10 12:36:04)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

   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县城回到了帕米尔高原深处。

   也许你已经看过我前面的关于我和我的塔吉克学生的故事,那么请你再花点时间耐心读完这篇和塔吉克孩子们的人生息息相关的文章。

b1.jpg

  会计格星、二年级老师合亚力江、我——我们三人一起下河捉鱼,爬山涉水,组成了无坚不摧的三人组。这是5月底,我们三人沿着一条以前没去过的不知名小溪一路往上游走,走到源头附近时停在山坡上休息,再往前就是雪山和冰川。

  我从2月底搭车进入这片山谷并且留在这里支教,迄今已接近四个月。我将兑现对学校里人们的承诺,在这里至少一年,给孩子们教两个学期。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塔吉克人给予我的远比我能给予他们的更多。

  在这片苍袤神秘的高原深处,我和塔吉克人切实的生活在一起,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难以复制的真实和自然。塔吉克人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世界屋脊之上,与日月星辰为伴,与牛羊雄鹰为伴,他们粗犷,但却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坚持,塔吉克一词在塔吉克语中是王冠的意思,塔吉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头戴帽子,那是王冠的象征。他们是太阳民族,他们是雄鹰民族,他们是王冠上的民族。

   同时我也意识到,帮助他们接受现代教育是必要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和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孤立的,文化的意义不在于固守,而在于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演变。封闭自守的文化是注定要失去生命力的,而没有知识支撑的文化将走向迷信和偏激。不管这些孩子长大后是走出大山还是留在山里,只有有了文化和知识,他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而不至于变成高原上随风飘荡的孤草。

  相比于物质,这些孩子更需要的是能够喂养他们心灵的精神食粮。山里与外界联系极少,处于半封闭状态,这里能给孩子带来文化和知识的东西太少。学校的条件也很有限,教育局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无奈塔什库尔干本就是贫困县,也无法拿出更充裕的资金来。我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不过还是会有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有一节课课文里讲到贝壳这个词语,虽然配合着书本上的插图,但是我还是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这群孩子是世界上离太阳最近的孩子,但是(从交通距离上来说)却又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孩子。贝壳海洋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太难以理解了。

  受此触动,我决定发起一项贝壳计划Seashell-Project),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呼声来召唤我们尚有良知和爱心的社会,帮助他们,帮助这些塔吉克孩子,因为他们就是这帕米尔的灵魂与生命所在!


   下面我一一列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教学物资:

   1.贝壳。希望家住沿海的朋友可以寄些贝壳过来,大小和品种不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寄单个贝壳过来,也可以把贝壳串成项链寄过来,还可以在贝壳上搞些创作,画上画或者写上你的名字、你对塔吉克孩子的寄语。希望通过这些贝壳,让这群离海洋最远的孩子感受到一点大海的气息。

   2.书籍——绘本和图画书为主。学校现有学前班到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汉语基础很差,所以内地孩子读的一些文字为主的书籍并不适合他们,但是带有大量图画的绘本等书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审美情操、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投影仪一台。这里的孩子们从来没看过电影,我在教他们电影这个词语时他们也无法理解含义。学校里现在有幕布,校长有笔记本电脑,用太阳能电板能提供220V的电压,如果有投影仪的话,就可以在晚上给学生们放映电影。类似《狮子王》、《宝莲灯》这样的优秀动画影片,不仅会深得孩子喜爱,还能熏陶他们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品质;

   4.桌椅。学校里原有的桌椅板凳是两年前喀什国土局捐过来的,经过几年的磨损已经破烂不堪。老师办公室里没有办公桌椅,很多时候都是使用用学生用剩下的破桌椅来进行备课等工作,极为不便。

   5.体音美用品。学校四个年级只有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足球已经被扎破了但仍然被学生们当做宝贝一样的玩着。美术和音乐用品也极少,特别是绘画本几乎没有,学生们画画都是随便找张白纸画。

   6.可以折叠,适合在床上使用的小桌子若干。学校里的学生宿舍极其简陋,里面只有一些用了很多年的简易铁板床(上下铺),没有桌椅和柜子。一个宿舍往往住十几个学生,学生们的衣服和背包都直接放在地上。因为没有桌子,他们写作业都是趴在床上或者蹲在地上写。

  学校邮寄地址: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小学 格星(转叶方舟)

  电话:0998-3491214 邮编: 845250

  我的电话:18742750248(七月初暑假开始后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去他们家的夏季牧场,夏季牧场在山谷深处,海拔更高的地方,那里没有手机信号,所以有想咨询相关信息者可打电话给我的父亲:13569768855

  说明:这里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文化和学习方面的用品,而不是衣服等物质上的东西。所以请尽量不要邮寄衣物等物品过来,而且对于事先没有咨询和联系过就寄过来的无关东西,我们会拒绝去邮局领取,万望原谅)

b2.jpg

b3.jpg

b4.jpg

学生宿舍极其简陋,只有铁板床,没有桌椅和柜子等家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weibianji
发表于 2013-6-1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你很棒
发表于 2013-6-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是一般的长啊!!!
老师你辛苦了!!
发表于 2013-6-1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去过塔什库尔干,那里的风景很美,人很淳朴。我是去那里写生,您是去教书育人,老师,您太伟大了,向您致敬!
发表于 2013-6-1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少有耐心读论坛上的文章,这次例外了!
伟大的支教老师----叶方舟!!!!!
发表于 2013-6-1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的感动,祝福送上。。
发表于 2013-6-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以言表的伟大!!!!!
发表于 2013-6-1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到驿站来,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发表于 2013-6-1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孩子好可爱
发表于 2013-6-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8周年去了,这么好的帖,大家来顶啊?
发表于 2013-6-1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每个人都笑得那样甜。。。。大山深处的单纯。。。。老师,你辛苦了
发表于 2013-6-1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叶老师辛苦了,之前在网上碰到一个在热河乡支教的人,但我觉得叶老师阅历这么丰富,能比他走得更远
发表于 2013-6-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人,好事,必须顶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2-2 20:57 , Processed in 0.1026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