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03|回复: 48

走访回来后的深思-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另类试点学校--弟子规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弟子规学校---张校长发表的文章

一、我们为什么要搞《弟子规》教育

2006年12月,我们学校曾经作为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现场会参观点,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那时我们曾对农村山区寄宿制学校管理作了一些探索,提出了“让学生吃好、让学生住好、让学生玩好、让学生学好”的管理目标,为此大搞“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条路都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育人,让每一棵花木赋予教育的意义”,创建了“道路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等,还特意挖了一个坑命名为“学海”,将挖坑的土堆积为山,名曰“书山”,浓郁的育人环境,确实对于培育学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随着学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仅靠“物质”层面的打造是远远不够的,把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花在“物”上,“以物为本”,那就本末倒置了。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必须“以人为本”,在培育人的五育中,我们以“德育为首”,在诸多德育领域,我们以“孝道为先”。《弟子规》是孝道教育最好的范本。

二、《弟子规》到底是本什么书呢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庭生活中怎样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出外怎样对人彬彬有礼,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三、我们是怎样诵读《弟子规》的

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为此我们学校读诵《弟子规》不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提倡王财贵教授的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读”。从周一到周五,凌晨七时,师生一起跟着学校广播读一遍《弟子规》,然后是各班根据各班情况安排,一天之内再读两遍,做到每天诵读三遍。一周(3×5=)15遍,一个学期(15×20=)300遍,从一年级到三年级(300×6=)1800遍,除去不确定因素,三年来,读足1000遍应该问题不大。我们现在读到第五学期啦!

诵读《弟子规》,我们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一说读《弟子规》,学生们自然端身正意,高声朗读起来。

再就是培养了孩子的语感。《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

第三、增长了孩子的见识。《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论语》、《三字经》、《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关内容,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第四、提升了孩子高贵的气质。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朱熹也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总之,读诵《弟子规》还有很多好处,以上只是列举了几条比较显著的,所以这么好的书,是值得反复学习的。

四、我们是怎样践行《弟子规》的

在诵读《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讲究礼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因此我们理应践行传统礼仪,从小培养学生的恭敬心。学校要求学生见到老师和父母长辈要主动行鞠躬礼打招呼,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学会感恩:乌鸦有反哺之义,小羊有跪乳之恩,作为人岂能连禽兽都不如呢?因此我们把《跪羊图》定为全校师生必唱的歌曲,要求学生不要忘记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吃饭前要求背诵感恩词:“感谢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感谢老师,教育我们知礼;感谢农夫,给我们种出了粮食;感谢师傅,为我们做好了饭菜”。最近,由于农村中小学食堂条件改善试点工程的落实,我校学生食堂条件得以改善,学生有了自己的餐厅,因此,我们把吃饭前的感恩词增加了内容,变为:

饭食之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萝卜白菜保平安人生。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师傅做好饭菜,感恩大众信任支持。

做到节约:“不为惜财,只为惜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比如我们的学生都在学校吃饭,学校要求八个人坐一张桌子,吃多少舀多少,不丢弃一颗饭粒,静静的、慢慢的吃好每一顿饭。

懂得环保:我们身边的一切动植物都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爱惜物命就是爱惜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还要求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仅保持校园干净整洁,还经常走出校园捡垃圾。不仅不伤害小动物,还要求学生不得随意伤损一草一木……

通过上述四条途径,从而使我校学生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关心社会,成为“四德少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做人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时间空间 + 5 辛苦咯!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5-1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见你了,哈!支持!很棒哟!
发表于 2012-5-1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时间空间


    哇,原来还有人会想我啊,,,,,,幸福的快要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liuxy166


    哈哈,,,,,发表下你的高见啊,,,,,,,,,,,,
发表于 2012-5-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麦道夫


    这个不是我强项:lol
发表于 2012-5-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时间空间


    哇,原来还有人会想我啊,,,,,,幸福的快要死了。。。。。。
麦道夫 发表于 2012-5-19 11:45 AM



    那必须的,在表扬下,你的视频做得很好,哈
发表于 2012-5-1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太娇惯了。我已经买了一本弟子规,让我的小侄女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2-5-1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教育,在教育上花心思,展现各种尝试和创新,当下社会风气正浓,但愿能看到这篇帖子的续集
发表于 2012-5-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handshake
发表于 2012-5-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物欲横流之下,

   社会容易出现信仰的迷茫。

   弟子规,是个不错的基础教育。

   当然,配合公益更好,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时间空间


    感动的,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cilva001


    学习,复习,练习,才会有出息,,,,,,,,,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湖北梅子


    是啊,,,,这才是中国5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清晨你我


    谢谢,捧场。。。。。。。。。。。常来坐坐哦。。。。。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跟班


    你的这个主意好,,,麦田小学,,,,,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来实施呢,,,,,值得深思,和探讨。。。。。。。。。
发表于 2012-5-1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到现在还没看过弟子规呢···明天一定要去找找看看···
从小开始学习,潜移默化中改变
个人感觉,如果在麦小和麦苗班的话,应该有不错的效果的
发表于 2012-5-1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麦道夫


    嗯,同意,谢谢提醒!
发表于 2012-5-1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鼎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2-2 20:54 , Processed in 0.0773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